由于种种原因,欧洲在火箭的回收复用上行动一直比较迟缓。其实中国也一样,在马斯克的猎鹰9号火箭回收成功前,国内不少专家都在质疑火箭复用的可行性。但随着猎鹰火箭回收技术的成熟,我国迅速做出了改变,不管是国家队还是民间队,都在2015年以后上马了“可回收”火箭项目,目前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欧洲的“青蛙号”可回收火箭原型
欧洲在火箭复用上仿佛比中国还慢了半拍,2017年推出可重复使用发动机的计划后,两年来进展一直比较缓慢。但最近的报道显示,欧洲人也加快了进度,成功制造出第一台测试火箭“青蛙号”。严格说青蛙号并不是一枚真正的火箭,而是为了验证相关性能的缩比模型,大致相当于我国翎客航天2018年以前的悬停火箭。
不过制造青蛙号的“阿里安创新”团队也公开承认,青蛙号就是要验证相关的着陆算法、自动化操作和电子架构。之所以取名青蛙,很可能与猎鹰火箭早期的回收测试机“蚱蜢”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说2019年以前欧洲人在火箭复用上还在左右挣扎的话,通过近几个月的频频动作,就可以清晰地发现欧洲在火箭复用领域追赶中美的步伐在加速。
欧洲可回收火箭“忒弥斯”号
按照欧洲的计划,一旦主要的姿态控制和着陆算法在青蛙号上验证成功,欧空局将把这些技术迅速地转移到未来真正的可回收火箭“忒弥斯号”(Themis)上。而“忒弥斯号”是一枚结构像极了猎鹰火箭的运载器,装有三条与猎鹰类似的着陆腿,同样采用了9台发动机并联的方式。欧空局并未给“忒弥斯号”设定一个最终发射日,目前在做的全都是早期研究。
与此同时,欧空局和阿里安航天公司也在联手打造下一代可复用的火箭发动机,这款发动机被称作“普罗米修斯”。计划中的普罗米修斯发动机将使用液氧和甲烷作为燃料,不但降低了研发难度,而且安全性更高。由于中国和美国正在发展甲烷火箭发动机,看起来欧洲也是在步中美的后尘。普罗米修斯发动机研制成功后,会首先装配在“忒弥斯号”复用型火箭上,但未来也将替换到欧空局正在研制的“阿里安6号”火箭上使用。
欧洲野心勃勃的火箭回收计划
放眼全球,传统的航天大国中,只有美国、欧洲和中国在可回收火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连老牌的航天强国俄罗斯也尚未涉足该领域。美国猎鹰火箭的绝对领先无需再说,中国的长征8号和新航线1号可回收火箭都将在近几年首飞,欧洲在这个问题上确实经过了几年的挣扎,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科技进步和传统航天产业之间的冲突如何协调。
火箭返场着陆
欧洲人曾一度认为,作为一年只发射10次左右的阿里安火箭,如果搞成可回收型号,那么一年顶多只需要制造1台火箭,庞大的航天工业将就此萎靡,欧盟显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局。但2017年后,随着近地轨道小卫星星座的蓬勃兴起,全球航天企业仿佛看到了源源不断的新商机,于是各种新型火箭公司也不断的涌出。欧洲人此时才下定决心,发展欧洲自己的可重复使用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