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试图为外星水冰资源利用权寻找法律依据 举例还不忘拽上中国

美国宇航局NASA早在10多年前就提出了“环境资源利用”方案,主要讲的是在月球、火星等外星球上利用当地自有的大气和水冰来制造飞船使用的燃料和人类生存必须的水和氧气。随着近几年世界范围内再次掀起月球和火星热,地球以外的“水冰”便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由于像月球和火星这样的环境残酷的地方,水冰的存在形式和体量很可能是一个较小的有限数值,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开始考虑是否从法律上赋予对外星水冰的利用权。

月球南极很可能有固态水冰

早在多年前,有两家美国私人太空采矿企业尝试进行小行星采矿,这一动议促使美国在2015年通过了《商业空间发射修正案》,法案中补充规定了私人公司拥有通过小行星采矿获得利益的权力。但随着这两家公司陆续放弃了小行星采矿计划,太空资源所有权的争论逐渐地沉寂下来,直到最近“水冰”热度的高涨。

小行星采矿的格局完全不能和外星水冰的利用相提并论,他们一个是纯粹的商业盈利,而水冰资源的所有权则直接关系到每个航天大国能在深空走多远!美国负责太空法规工作的律师加布里埃尔·斯威尼表示,现在的焦点已经从小行星转移到了月球,并从金属矿变到了水冰上,这是至关重要的。

火星极地可能存在液态水

多年来,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许多国家对太空资源的相关法规都不置可否,或许在他们看来这一切都很遥远。随着以马斯克为代表的新一代私营航天企业的不断宣传,这些国家对待太空资源使用权问题的态度在逐渐变化。斯威尼特别提到了中国,称中国在过去是反对美国对太空资源所有权问题上进行立法的,但近年来也开始支持空间资源的利用权。斯威尼认为这与中国自身的太空探索也需要大量使用外星资源有关。

联合国在40年前公布了《月球协定》,禁止任何国家对外星球声索主权,也禁止对外星资源提出所有权,因为太空是属于全人类的。但现在冲突就摆在面前,各大国正在快速走进深空,像水冰这些有限的资源必不可少,谁掌握了有限的水冰资源,谁就能够在外星制造燃料,支撑其更强大的深空活动能力,因此月球协定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星际飞船计划直接在火星上造燃料

当然美国人也寻求从国际法规上对太空资源的使用权上进行保护,他们也想通过联合国外空委来成立一个太空资源问题的工作组,并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来确定外空资源使用的法律问题。事实上也只有大国才有能力发展深空探索,如果以后美国对太空资源的利用权获得了国际法规的保护,那么我们也应该跟进,以保障我国深空探索的步伐不会减慢。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