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火星洞察号再出大麻烦 为解决打桩难题却适得其反 这次怕是要凉了

又到自我打脸的时间了,大约10天前,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和修复,去年底着陆火星的“洞察号”探测器在罢工半年后刚恢复探测。好日子还没过几天,洞察号又出了大毛病。这次比半年前遇到的问题要严重得多,用一位航天爱好者的话说就是“洞察号这次可能要凉透了”。

洞察号的鼹鼠钻头(左)弹了出来

首先必须要指出的是,洞察号出问题的部分一直是那个被称作“鼹鼠”号的火星打桩机,鼹鼠由一个打桩机和一个钻头(探针机构)结合而成,前期需要使用打桩机将钻头打入火星地表以下5米的位置,进行火星内部温度采样,但在3月7日刚刚工作一周的鼹鼠号就罢工了,此时钻头只进入火星土壤大约35公分便不再向下行进。直到7个月后的10月17日,工作人员才用一个笨办法临时解决了打桩机无法打桩的问题,鼹鼠号的钻头开始继续向下行进。

截止到10月20日,钻头继续向下行进了大约2公分的距离。随后的几天鼹鼠号打桩机又进行了大约300次的锤击,按理讲这次整个钻头应该全部没入火星土壤中了,但是27号回传的图片却令工作人员大吃一惊,钻头不但没有彻底没入土壤中,反而整个被弹出了地面,前面半年的工作基本上报废!由于鼹鼠号设计时是一次性的打桩和钻探机构,一旦钻头不能继续进入火星土壤,那么鼹鼠号的任务真的要“凉”了。

动图显示钻头被弹了出来

看到回传的图片后,火星洞察号专家也是一脸懵懵的样子。让他们假设一万次,也不会想到会出现前功尽弃的结果。如果说3月份第一次出问题时只是钻头不再下行,而这一次就是彻底的失败——钻头从土里弹了出来!按理讲这种打桩模式已经在地球上模拟了上百遍,被验证可行后才前往的火星,为何到了火星就不行了呢?

首先是NASA对火星地表环境的认识不足,其次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直接导致了更严重的问题。3月份鼹鼠号无法继续向下打桩后,科学家们总结了两种原因,要么是遇到了坚硬的岩石,要么是火星土壤太松弛,打桩机无法获得足够的抓地力,打一下就向上跳一下,也就不能继续让钻头下行。他们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排除了钻头遇到坚硬岩石的情况,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去想办法解决抓地力的问题。

洞察号恢复打桩前钻头的深度

最终科学家们采用了一个看似笨拙但有效的办法,就是让洞察号的机械臂直接压住打桩机的一侧,这样再打桩时就被机械臂死死地压住,不会再出现弹跳的情况。结果是打桩机不跳了但钻头被弹了出来!这说明几个月来科学家们的假设很可能就是错的,但他们目前还不想否定自己,只是说钻头下边的洞似乎被坍塌的泥土填充了进去,或者是土壤性质异常导致钻头露了出来。这种解释,反正小编是不信的。

火星洞察号整体效果图

现在给“鼹鼠号”打桩机的命运下最终结论恐怕还为时过早,但现实情况确实不容乐观,我们等待着洞察号团队给出全面的解释。另外即便鼹鼠打桩机彻底凉透,也不影响其他几个主要模块的正常工作,因为洞察号的几大模块是相互独立放置的,目前火星洞察号的其他模块运转基本良好。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